
2025-02-21 23:59 点击次数:75
牛弹琴合法配资炒股
(一)
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,今年春天,中日这件事影响深远。
什么事情?
那就是中日媒体智库人文对话交流会,2月18日上午在东京举办。
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交流会,惭愧,写了很多年的邻国,这还是我第一次去日本。
交流会现场,我看到,嘉宾云集,高朋满座——更准确地说,应该是高朋站立,大家相互问好聊天,很特别,很直接,很亲近。
日方代表中,有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,有日本众议员近藤昭一、绪方林太郎,还有TBS电视台会长佐佐木卓等60多名政要名流。
再加上中方一众媒体智库代表,总共100多人出席。
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天,这么多中日政要名流齐聚一堂,侃侃而谈,足以说明双方对这次人文交流活动的看重,以及这次活动的影响力。
但人数只是一个参考,更重要的,还是实质内容。
我旁听了整个交流会,一个最直观的感觉,就两个字:精彩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,第一是主办方新华社负责人的主旨演讲。
请原谅我先引用他开篇的一段话,这段话讲得尤其精彩。
他说:
中日两国一衣带水,文化相通相近,历史人文渊源深厚。在洛阳白居易的墓园中,矗立的石碑刻着日本友人对伟大诗人的颂词,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。在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上,雕刻着象征中日友好的梅花和樱花,迎接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。从日本“俳圣”松尾芭蕉“无花,无月,独酌——无相亲哉”(月花もなくて酒のむ独り哉)的名句中,可以感受“诗仙”李白《月下独酌》的意境情感。日本遣唐僧人、书法家空海的名作《风信帖》,字字深得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笔法神韵。从佐贺县工艺精湛的有田烧中,得以窥见景德镇青花瓷的温润光彩……
确实,两国文化的相通相近,也是我最近几天在日本走访最深刻的感受。
一个中国人走在日本街道上,我相信,他基本不会迷路,看着那些招牌上的汉字,也能猜到店面里经营什么,吃到想吃的东西,买到想买的货物。
岔开说一句,在日本,最著名的中国诗人是哪个?
日本朋友说,可能还不是李白杜甫,而是主办方负责人最先提到的白居易,虽历经千年,但他的诗作,依然在日本广为流传。
这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。
但我们也不用回避,中日当下的人文交流,仍存在诸多的问题。交流不够,误解颇多,从某种程度上,更给别有用心者炒作的空间。
在这方面,不得不说,媒体智库有着特别的责任。
在演讲中,主办方负责人指出,中日友好,媒体智库先行。中日媒体智库应当与时俱进、继往开来、担当作为,推动两国人文交流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,还有一点,就是现场热络的氛围。
嘉宾致辞后,交流环节更是热闹非凡。
哪怕交流会早就结束,哪怕已早到午饭时间,大家还在站立畅谈,现场更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……
不少日方嘉宾都感慨说,这也是多年来,在人文交流领域,中日间最热烈的一次了。
(二)
在人文交流领域,我必须要说,新华社的作用,有目共睹。
可以说,在中日关系发展和两国人文交流历程中,新华社既是见证者、记录者,也是重要的参与者、推动者。
早在1954年,新华社记者就随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,发回了“新华社东京第一电”。
1964年,包括新华社记者在内的首批中国驻日记者团抵达东京,拉开了中日互派记者的序幕。
也就是说,中日邦交尚未正常化,但新华社记者就开始常驻日本。
1972年,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,新华社记者撰写了系列稿件,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。
1978年,新华社聚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播发报道,有力服务两国关系发展大局。
新华社负责人就说,新华社十分重视对日报道、重视与日本媒体智库交流,先后成立东京分社、大阪分社、福冈分社,开通日本专线,与共同社、时事社等日本媒体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。
而且,新华社还是一家智库,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。
在这次人文交流对话会期间,新华社就推出了《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》智库报告,运用历史案例、详实数据、丰富故事、生动细节,回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,剖析了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。
其中,还有不少中日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成绩和现实案例,日本朋友说,读完印象深刻,且生动信服。
对话交流会现场,我看到,还有中国一些文创的展示,比如景德镇的新瓷器,熊猫的玩偶,几位小姑娘还现场表演了中国茶道。
看得出来,很多日本朋友,都是眼前一亮,然后连连称赞。应该不是客套恭维,确实是发自内心。
深厚的中华文化,对日本历史影响深远;中日人文交流,日本朋友更高度期待。
日本TBS电视台会长佐佐木卓就感叹,他曾经是驻华记者,中日民间交流的新闻,总是很受日本观众的欢迎,这次人文交流会更超出了他的预期。
他现场发出建议,日本民众要更多到中国走走看看,这样才能有“百闻不如一见”的切身体会,而只有不断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,才能增进双方民众的理解,进而促进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。
诚哉斯言!
(三)
最后,怎么看?
完全我个人看法,粗浅三点吧。
第一,对中日关系来说,这个春天很关键。
2025年的春天,注定是一个很不寻常的春天。
我们看国际大背景,美国政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,肯定会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;历时三年的俄乌冲突正在起变化,动荡的中东又出现新状况……
具体到中日,两国关系正努力走出历史的低谷,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。
所以,这样的节点,这样的人文交流活动,恰当其时,意义深远。
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就感叹,这样的交流活动,必将为中日友好交流带来新的活力。
在这次交流会上,主办方负责人有句话说得格外动情。
他说:此时此刻,我想起自己年轻时求学的地方——中国江苏扬州,那里是唐代高僧鉴真的故乡。一千多年前,日本信众在邀请鉴真东渡的袈裟上绣上了一句偈语,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”。
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。对这八个字,过去几年,我们更别有一番感受。
我相信,若干年后回看,今年春天,将是中日关系史上的又一个关键时期;这次人文交流,也将在两国关系史上留下非常独特的印记。
第二,中日有识之士,还需要共同努力。
坦率地说,对于中国,对于中国的发展变化,从我们这几天走访来说,很多日本民众也有认识很不够的地方。
他们眼中的中国,可能还是10年前20年前的中国,让我们多少有些哭笑不得。
当然,我们也不用回避,对于日本,我们就足够了解吗?
我看到,去年底日本外相岩屋毅外相访华,中日达成10项重要共识,其中有一条,非常重要:加强媒体、智库交流合作,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,着力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。支持双方开展新媒体交流合作,鼓励两国正能量网络创作者相互交流。
“着力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”!
中日都认识到,当前的民意和舆论环境,其实对中日外交都不利,所以,必须着力改善,而且,还要“鼓励两国正能量网络创作者相互交流”。
从我们最近几天走访看,很多日本朋友,对最近几年中日关系也有反思,迫切希望改善对华关系,但因为种种原因,他们又有一些疑惑和顾虑。
越是这样的关键时刻,更需要深入的沟通交流。只有这样,才能夯实中日友好的民间根基,为“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”营造良好舆论环境。
这样的活动,真应该多些,再多些。
第三,我们更要冷静清醒,保持自信。
我一直认为,未来的世界竞争,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,更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。欧洲有欧盟,北美有美加墨,东亚呢?
中国和日本,应该成为朋友,最好也成为朋友。实现这一点,对于两国整体利益,应该说超越100个诺贝尔和平奖。
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,但高超的大国外交,就是将强敌化为朋友。
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,即使不想做兄弟,也没必要成为仇敌。
更别提中日之间深厚的文化积淀,理应在人文交流上大有作为,续写出新的佳话。
个人观点,不代表任何机构
责任编辑:凌辰 合法配资炒股
上一篇:炒股有哪些软件可以杠杆 德国总理:希望欧中双方本着建设性态度 尽快妥善解决电动车等摩擦问题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联华证券配资_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